上海教师招聘考试练习:每日一练(30)
- 时间:
- 2022-11-30 17:00:58
- 作者:
- 潘老师
- 阅读:
- 来源:
- 上海教师资格证





1.教育因人而异,对平民阶段教育要培养他们勤劳和节制的美德,对军人应当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对最高统治者应使他们具有把握世界的智慧,具备“哲学”的特征,这句话属于( )观点。(单选题)
A.宗教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2.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不正确的( )。(单选题)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宽了道路
B.依据中国国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D.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 )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单选题)
A.美育
B.德育
C.智育
D.劳动技术教育
4.在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史上,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发展,在学校系统上将全部学校教育分为三段五级的学制是( )。(单选题)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1951学制
5.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 )。(单选题)
A.基础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
C.成人教育
D.高等教育
6.下列关于生活本位论的论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
A.生活本位论就是把教育目的与受教者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B.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C.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D.教育适应生活说属于生活本位论的范畴,教育准备生活说不属于生活本位论的范畴
7.关于壬子癸丑学制和癸卯学制相比,其进步方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A.女子教育正式列入学制系统
B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
C.废除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
D.增加自然学科和美育课程
8.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等五个部分。( )(判断题)
9.非学制化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灵活学习,并自由选择以后的发展道路。( )(判断题)
10.简单说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简答题)
1.【答案】C。解析: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这段话出自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体现了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平民、军人和哲学家。故选C。
2.【答案】D。解析: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中提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3.【答案】D。解析: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理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
4.【答案】C。解析:壬戌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与发展。1993年国家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根据题干“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确定答案为成人教育。故选C。
A选项,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
B选项,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
D选项,高等教育是一个教育层级的概念,广义上是指一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这个层级涵盖了学园、大学、学院、神学院、理工学院、技术学校以及其他颁授学位或专业证书的学院级机构(例如职业学校)。
6.【答案】ABC。解析:生活本位论就是把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这属于教育适应生活说;斯宾赛认为教育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做准备,这属于教育准备生活说,所以教育适应生活说和教育准备生活说都属于生活本位论的范畴,D错误。所以答案选择ABC。
7.【答案】ACD。解析:“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其进步性是十分明显的它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年限;女子教育正式列入学制系统;废除了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取消了读经课与忠君尊孔的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美育课程;重视生产技能的训练和实业学校的设置;在办学权限上,也取消了淸末的种种限制。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但并不是九年。故选ACD。
8.【答案】√。解析: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包括“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两个方面。在“为谁培养人”层面上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层面上,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该说法正确。
9.【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非制度化教育的理解。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每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即使离开这个教育,他也不至于被迫终身放弃利用各种设施的权利。库姆斯等人主张非正规教育的概念和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10.【参考答案】解析: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区别: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联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 知识拓展 |
预约23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入口【一键预约】
上海普通话考试成绩查询入口【点击查询】